◎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日常是生活孕育優美意識的溫床。正如前文中講到的汽車或住宅空間樣,在便利商店里面銷售著的任何一樣東西,都能起到引導消費欲望的作用。我們每天都被那些東西引導著。除此之外,超市或便利店每天都在積累著最確切的銷售資料。如果銷售商能注意到這其中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會從中捕捉到消費者表現出來的傾向性,精密的市場營銷就是要仔細分析這些傾向最終將分析結果運用到新的商品中去。滿足消費者的內心需要的商品或許會賣得很好,但這只是體現出了營銷對于生活本身的依順。如果落腳在這個方面,也會產生一種消費意識陷入怠惰的危險。同時,這種商品在全球化的市場中,也很難在其他國家獲得競爭力。
和歐洲式的名牌始終維持某一特定的個性不同,日本的日用品品牌因為這種營銷管理方式,漸漸成為消費意識“息惰”的商品,結果就出現了日本人不在便利商店就在名牌品牌精品店消費的兩極分化現象。
如果設計一至少是在義務教育初期,就幫助人們形成對生活環境的合理看法,大眾的消費意識應該會有所不同吧?“下水道的蓋子為什么是圓的?因為如果不是圓的,蓋子就會掉進洞里去。”這里說的不是數學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
進而言之,這也體現出日本基礎設計教育的不足。但我提出這種建議的立足點并不在于此。今后的經濟競爭,在生產技術之外,文化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生產出能夠吸引其他市場或文化的商品?我不斷思考著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在適應市場的同時,用心推動消費者的審美意識,爭取實現個具有引導性的設計。這樣做,也許能在商業方面開創出一個“大局面”。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酒店vi設計 http://m.viepups.com.cn )